RTK(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)的差分数据传送可通过多种方式实现,核心在于确保基准站与流动站之间的实时、稳定数据交互。以下是具体的传送方法及操作要点:
一、网络传输方式
1、NTRIP协议传输
原理:通过移动通信网络(如4G/5G)或互联网,将基准站的差分数据发送至数据处理中心(CORS服务器),再由服务器实时转发给流动站。
操作步骤:
准备CORS账号或自建基站权限:需申请省CORS站或自建基站的服务器登录权限。
流动站设置:
选择NTRIP协议,网络连接方式可选手簿网络或接收机网络(插入SIM卡)。
输入IP地址、端口、用户名、密码,点击挂载点刷新符号获取有效源节点。
启动流动站后,即可查看连接服务器状态。
优势:全国覆盖,适合跨区域作业(如公路勘测);操作简便,流动站开机即用。
局限:网络延迟可能导致定位精度波动(2-5厘米);需支付CORS平台使用费,长期成本较高。
2、TCS服务传输
原理:天硕导航提供的免费TersusCaster服务(TCS),支持一台基站和多台移动站通过移动网络同时登录服务器,无需电台。
操作步骤:
基站设置:
选择TCS协议,网络连接方式可选手簿网络或接收机网络(插入SIM卡)。
输入IP地址、端口,基站ID根据机身号自动填写,选择差分格式后启动基站。
流动站设置:
选择TCS协议,输入IP地址、端口,基站ID输入需连接基站的机身号,启动流动站后即可查看连接状态。
优势:无需固定CORS站点,操作简单;无需输入账户密码,根据机身号即可连通。
局限:依赖移动网络信号,偏远地区可能无法使用。
二、电台传输方式
1、传统电台传输
原理:基准站通过无线电台将观测数据(包括卫星数据和差分改正数)实时发送给流动站,流动站结合自身观测数据进行差分运算。
操作步骤:
基站设置:
架设便携式基准站(如屋顶或三脚架),通过电台与流动站通信。
设置电台参数(如频率、信道),确保与流动站匹配。
流动站设置:
选择电台通信模式,输入与基站相同的电台参数。
启动流动站后,即可接收基准站的差分数据。
优势:精度可靠,基站与流动站距离≤20公里时,精度可达1-3厘米;零服务费,一次性购置基站设备后无后续费用。
局限:部署耗时,每次作业前需架设基站并校准坐标;传输距离受地形、建筑物等环境因素影响较大(一般不超过20公里)。
2、LoRa数传电台传输
原理:通过专用LoRa电台实现基准站与流动站间的直接通信,无需依赖公共网络。
操作步骤:
基站设置:
架设基准站并配置LoRa电台参数(如频率、扩频因子)。
流动站设置:
选择LoRa通信模式,输入与基站相同的电台参数。
启动流动站后,即可接收基准站的差分数据。
优势:超高精度,通信距离3-5公里内定位精度稳定在1厘米以内;抗干扰强,独立频段避免公共网络拥堵或信号干扰。
局限:部署复杂,需现场架设基站并配置电台参数,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较高。
三、混合传输方式
基站双发+移动站双收模式
原理:基站同时通过电台和网络发送差分数据,移动站智能选择接收方式(优先网络,网络中断时自动切换电台)。
操作步骤:
基站设置:
选择“超级双发”模式,同时启用电台和网络传输。
流动站设置:
选择“超级双收”模式,搜索附近基站或输入基站SN号,启动后即可自动接收差分数据。
优势:提高数据传输可靠性,避免因单一传输方式中断导致定位降级。
适用场景:对通信稳定性要求高的作业环境(如城市峡谷、山区)。
四、关键注意事项
1、数据格式与协议一致性:基准站和流动站传输的数据必须遵循相同的数据格式(如RTCM)和协议(如NTRIP、TCS),以确保数据正确解析。
2、实时性要求:RTK技术要求数据传输具有高度实时性,流动站需实时获得差分改正数以进行差分运算。
3、通信稳定性:差分数据中断会导致定位降级(如RTK退化为DGPS),建议备用通信链路(如电台+网络双备份)。
4、环境干扰:强电磁场或高大建筑物可能影响LoRa电台信号传输,需避开干扰源或采用抗干扰措施。